——共读慰彼此 守望在“云端”
疫情当前,为鼓励学子“线下战疫不懈怠,线上学习不放松”,丰富日常生活,保持阅读习惯,2021-2022春季学期第二期“社会政策”读书分享会于4月2日晚7点开展,共有20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参与。本次活动以共读《福利国家的社会学:全球化、个体化与社会政策》为主题,同学们共同研讨学习有关比较福利制度及比较社会政策的相关内容。
主讲人熊婉欣同学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文最核心的概念福利国家为何,即“以实现福利这一价值为目标的国家”,接着详谈了福利国家的社会学对福利国家进行描述和规范的两大任务,并明确了福利国家作为给付国家、规制国家和国家目标的三个侧面,也简要谈到了90年代以来福利国家的英美模式和欧洲模式之间的对抗及作者对全球化和个体化对社会政策影响的观察。
随后,同学们围绕本书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并展开了激烈的交流和讨论。彭轲和熊鑫同学主要从现实中社会政策效果入手,对书中选取的范例国家福利制度进行评价,黄黎阳同学对给付和规制手段的比重提出了疑惑,吕佳琪同学对福利体制的收敛趋势和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较感兴趣,金铖锟同学则重点阐发了个体化和全球化、父权制和资本制两组概念。
最后,袁小平老师高度肯定了本次线上读书会同学们的积极性,鼓励大家不仅要读好书,更要会读书。首先,袁老师指出,武川正吾教授的这本专著在日本社会政策学界属于扛鼎之作,开创性地提出了在全球化、个体化及集体承认的三个前提下对福利国家三个侧面进行分析,将个体化和全球化作为理解福利国家形成、变革的一对基本概念,并对社会政策的未来方向及发展的趋势加以探讨。接着,袁老师结合了时下疫情的形势,以工作的“集体身份制”向“弹性工作制”的转变为例,为大家提供了思考社会政策演进趋势的一个思路,同时也提出了“一老一小”、“女性关照”等在文中父权制和资本制分析框架下的现实话题,鼓励大家要学会读书,不仅是在书中学会知识,更要能在书外应用知识。
杨绛先生有言,“我们的阅读面很广。所以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 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让我们共读书慰彼此,守望在“云端”!
出品/公道传媒全媒体运营中心
供稿/金铖锟
摄影/吕佳琪
责编/黄子萱 田佳
排版/罗西子 张秋香
审稿/季亚萍